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农院党员故事丨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记贾思勰农学院党支部优秀科研工作者潘好芹博士
2019-05-20
/文
作者:贾思勰农学院党支部

   潘好芹,女,山东临朐人,1982年生,博士,副教授,中共党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博士后。2009年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进入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利用节假日、周末深入田间地头“寻病问诊”,发挥自己的专业专长,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帮助菜农解决生产中的“疑难杂症”。

心系菜农,奔波在田间地头

   潘好芹博士在本科期间学习的是植物保护专业,博士是植物病理学专业,主要从事植物病害相关研究,可以说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植保人”。寿光作为蔬菜之乡,大棚蔬菜种植面积60余万亩,各类蔬菜一年四季供应不断,但蔬菜连年种植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蔬菜产量品质降低,给农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正如潘好芹博士常说的一句话,“每次到棚里,看到蔬菜上病害严重,我就觉得很揪心,菜农辛辛苦苦劳作,却因为一个病害没控制好,导致蔬菜减产,严重影响菜农的经济收益和蔬菜品质!”。时刻不忘菜农,心系菜农的潘博士利用周末、节假日走进大棚,了解蔬菜病害发生情况,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帮助菜农诊断病害,尽己之力推广如何“低成本”地进行绿色有效防控。

   偶尔遇到自己不确定的病害时,总是带着一堆“病叶子、烂果子”回到实验室,鉴定病原确诊病害后,及时反馈给农户,正如潘博士说的“只有知道是什么病才能做到对症用药,避免农户乱用农药,病害抗药性问题才能得以缓解,蔬菜品质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改善”。每次下棚,都听她跟同事吆喝“走,带你去大棚里放飞自我!”,在她眼里,去高温高湿的大棚里采样调研仿佛永远都是一种享受。

   20188月,受台风“温比亚”影响,寿光连降暴雨,多个村镇的大棚被淹,潘好芹博士第一时间利用蔬菜卫士平台,在设施蔬菜双减大课堂上直播“大棚被淹怎么办?”,发布大棚受灾后如何尽快自救,从各方面给菜农提出了指导性建议。“一堂课只是告诉菜农抓紧行动,告诉他们要干什么,但一堂课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面对的问题还有很多”。大棚被淹后,除了大棚结构受损外,雨水带来的大量病原菌会导致被淹地区蔬菜病害大爆发,甚至重新定植的蔬菜也会受害。潘好芹博士积极投身到救灾工作中,踏着泥泞,走进受灾的大棚,现场指导菜农灾后应重点防控哪些病害,如何挽回损失,给受灾群众提供了大量技术服务,帮助多个乡镇尽快恢复生产。

走出去引进来,不断提升服务三农水平

  “只有经常走进大棚切实看到蔬菜栽培生长情况,才清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潘好芹博士加强与科研单位、企业的交流合作,先后与农业农村部设施园艺研究所、北京亚盛增光物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德国拜耳作物科学、美国富美实等单位合作,将好的技术、产品引进来,共同进行技术改进。低温弱光是冬季大棚蔬菜生产存在的重要问题,尤其是遇到雨雪、雾霾等极端天气,大棚内光照严重不足。潘好芹博士与农业农村部设施园艺研究所、北京亚盛增光物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三方合作开展设施蔬菜LED植物补光关键技术研究,解决冬季蔬菜生产中低温弱光难点,该项技术的应用可使越冬茬蔬菜增产15%-20%,极大提高了菜农的收入。“国外企业注重产品研发,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国外企业配套的防控技术以及理念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与德国拜耳、美国富美实等外企合作的过程中,潘好芹博士借鉴应用企业的绿色环保、合理高效用药技术,结合自身专业基础知识,借助农药经营者培训会、农民技术培训会等,倡导推进农药减量增效技术,适时传递给菜农,为寿光蔬菜质量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潘好芹博士参与了山东省蔬菜产业集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协同创新项目“蔬菜作物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并在寿光市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绿色发展技术在设施番茄、黄瓜、辣椒、茄子等作物上的集成应用进行调研,为更好地利用蔬菜作物绿色发展技术改善目前寿光蔬菜栽培管理模式,推动蔬菜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潘好芹博士始终用优秀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践行党员职责,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生活中积极乐观,工作中踏实肯干、坚持不懈;她既是学生们口中“甜美的小姐姐”,又是科研路上“铮铮的女汉子”。正如潘博士所信奉和践行的一条准则“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选择了这个行业就选择了吃苦,就选择了责任,她用实际行动,在追梦的植保路上放飞自我,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为寿光的蔬菜产业发展谱写自己的“美丽青春梦”!

版权所有权:贾思勰农学院
地址:潍坊科技学院 贾思勰农学院
技术支持:山东潍科软件科技有限公司